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战窦庄张凤仪(1/ 2)
辽阳城破后,张铨被俘,见到努尔哈赤后立而不跪,还抢了一把剑放在自己的脖颈做好随时自刎的准备。
努尔哈赤也觉着这个辽东巡按虽然是个文官,却也是一个奇人。
为了诱使他投降以便安抚辽阳百姓,便又压着他回到了辽阳官署。
城中百姓聚集起来,都像后金军提出要求,要他们不要让张使君自杀。
而张铨在对百姓说了最后一句话“你们都是好百姓。”而后便整理衣冠,朝京师方向三拜九叩,之后便慷慨自刎而死。
张铨生前颇具官声,他的殉国令辽阳百姓非常痛心。
殉国后,张铨被朝廷追赠为兵部尚书,谥号忠烈。
张铨殉国后,张凤仪的祖父,万历泰昌年间的太仆寺少卿张五典决定辞官隐退,朝廷加升他为兵部尚书允许他退休。
然而张五典退休可不是为了避世,更不是因为儿子的殉国从此变得心灰意冷。
他是要为国朝做一番大事的。
张家虽出了数位文官,却无论男女都是文武兼备的全才。
张五典本人呢,更是精通兵略且犹善测绘。
辽阳城破,辽东危矣,庙堂之上是一阵不甘和憋闷,于是便酝酿了接下来的反攻沈阳城。
而张五典则看到了大明灰败的未来,于是他想用自己的方式为大明做些什么。
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是因为张家祖祖辈辈还有一个任务他必须继承下来。
张家全族其实都是守墓人,而且已经做了几百年了。
世道即将大乱,张五典回到祖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还是要做好守墓人的角色。
守墓是张家世代的本分,张五典没有忘记,可做回守墓人并不代表他只是一个守墓人。
这话可能有些啰嗦和拗口,先说时值崇祯三年,陕西的起义军领袖王嘉胤已经从陕西打到了山西境内。
说起王嘉胤这个名字,或许没有后来的李自成、张献忠名头那么响亮,但这个人却堪称是他俩在造反这个行业里的祖师爷。
了解明末起义的都知道起义军有三十六营十三家。
而就是由起义军最初的统帅王嘉胤将自己麾下的兵马划分成三十六营,才有了日后的十三家。
而在王嘉胤划分麾下起义军为三十六营的时候,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还只是他手下的马仔。
各自隶属于三十六营之一部。
那么张凤仪和马祥麟日后多次暴打王嘉胤和王自用,也就是在暴打造反派的祖宗。
当时明军的主力倾其全部围剿陕西流寇,而王嘉胤则审时度势,跳出明军包围圈进入山西作乱。
此时的流寇已经号称三十六营了,并吹嘘拥兵十六万。
身为明末起义军祖宗辈的王嘉胤也绝不是软蛋,他也很厉害的。
他来到山西后便是连破了沁水和阳城,又攻破了号称坚城的泽州城。
这也是王嘉胤气焰最胜之时,可这位老祖宗最嚣张的时候却是谁也没想到他能在一个小村庄面前栽了跟头。
这里叫做窦庄,人送外号“小北京”。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